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失能、失智、独居、高龄老年人日益增多,养老护理人员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新兴行业。
然而,养老护理人员短缺仍然是养老服务机构面临的普遍问题。目前,北京市老年人照料需求巨大,如何才能把人才留在养老事业中?
“我来自农村,也没有啥文化,过去一直在家务农,来北京8年换了3份工作,做养老护理员有4年时间了。”55岁的刘士英(化名),现在是北京一家民营养老机构的一名养老护理员。在从事养老护理服务行业之前,她并没有太多照顾老人的经验。在入职前,她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通过后,主要负责照顾半自理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护理老人还是挺累的,喂饭、翻身、擦洗身体、清理大小便,这都是我们每天必须要做的。有时候遇到老人心情不好,会突然破口大骂,我们也只能忍着。”干了4年,刘士英算是为数不多的老员工。她说食宿是由公司解决,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有3200元左右,在这家养老机构里,算是高工资。然而,这份“高工资”可都是辛苦钱,刘士英说,工作基本上没有节假日,也没有八小时内外之分,休息也只能是忙里偷闲。从去年10月份开始,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不知道还能在这个行业做多久。
“我们机构目前入住的老人有135位,其中能够自理的老人有58人,护理型的老人有41人,其余36位老人都是失智老人,这部分老人护理起来相对难度较大,强度也大。”北苑椿萱茂老年公寓健康服务部经理助理孙宏鑫是北京市怀柔区人,1996年出生的他,从事养老护理工作3年半时间,在这所老年公寓已经算是“老资格”了。“科班”出身的他表示,虽然学的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但刚刚从事这份工作时依然很不习惯,要事无巨细地去照料陌生老人的吃喝拉撒睡,这对任何人来说都需要适应。
孙宏鑫所在的北苑椿萱茂老年公寓目前有60名养老护理员,年轻的养老护理员占60%,四五十岁的养老护理员占40%,一线护理员的月薪大概4000元左右。孙宏鑫表示,虽然养老护理人员的食宿由机构承担,但目前护理员的工资待遇整体而言还是偏低,生活压力比较大。即便如此,作为养老机构中的年轻力量,他对养老护理员的前景充满希望,“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很辛苦,但我会坚持下来,尽力让老人活得更舒适,更有尊严。”
近几年,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