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革命先辈都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下过学习与奋斗的青春足迹。其中,谈到 “中日友好邦交的桥梁”,有一个名字享有盛誉,那便是——廖承志。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知名学生名录中,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前辈的名字赫然在列,他们都在这里留下过学习与奋斗的青春足迹。留学奋斗期间的经历,为他们日后的革命思想埋下了种子。其中,谈到“中日友好邦交的桥梁”,有一个名字享有盛誉,那便是——廖承志。
廖承志于1908年出生在日本东京大久保(距离早稻田大学约两公里),可谓是从出生开始便与早稻田大学结缘。
值得一提的是,廖承志幼年时在东京的家,便是孙中山主持革命活动的主要聚会场所,因此,他从小便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由于其父亲廖仲恺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之中,青少年时期的廖承志,便随父母为革命多次辗转于中国内地、东京与香港等地。
1927年,国内的形势风云突变,廖承志与同窗挚友关泽恩踏上了赴日留学的旅途。在留学期间,廖承志就读于父亲早年就读的学校——早稻田大学,并参加了该校学生团体“文化思潮研究会”。后来,经友人介绍,参加了中国东京特别支部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会”活动。
在早稻田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廖承志积极参与各类学生运动,并宣传中国革命和中国。然而,其高涨的革命热情引来了当时日本当局的密切监视,使其饱受非议,被迫结束了求学生涯。不过,也正是这段在早稻田大学学习、参与革命活动的经历,让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并找到了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崇高信仰。
1962年11月9日,在多方努力及同样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日本自民党元老松村谦三和廖承志的共同推动下,廖承志与日本前通商产业大臣高碕达之助在北京签署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在两国的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廖承志对中日友好做出的重大贡献,在1982年10月6日,他获得了母校早稻田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作为校友,廖承志和母校早稻田大学一直保持着积极的联系。晚年,廖承志收到早稻田大学的百年校庆活动邀请。他曾致信早稻田大学校长清水司,在信中这样写道:“我十分高兴地收到您盛情邀请我参加早稻田大学成立一百周年校庆活动的信,至为感谢。我年轻时曾有幸就读于早稻田高等学院,其时情景,至今难忘。喜看母校今日兴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