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资讯  市场  科技栏目  艺术  食品饮料  施工  高商资讯  食品  服装  科技创新 

给“事实孤儿”一个温暖的家

   2021-09-30 70
核心提示:  每天下午5点半,黄梅生总是准时出现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德仁苑的门口,不远处,三三两两的孩子们排着队、哼着歌,又蹦又跳

  每天下午5点半,黄梅生总是准时出现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德仁苑的门口,不远处,三三两两的孩子们排着队、哼着歌,又蹦又跳地向他走来。

  这位62岁的德仁苑管理者,见到孩子们总会先问一句,“今天开不开心?”得到肯定答复后,再把他们一个一个迎进德仁苑里。这样有仪式感的接送,黄梅生已经坚持14年,“孩子们一批批长大,我也一年比一年老了。”

  2008年,黄梅生创办了这所“集生活、学习、养成教育为一体的事实孤儿之家”。为了这个“家”的成立,他奔波了6年。自开办以来,德仁苑有252名“事实孤儿”升入初中、高中,51人考入大学。

  德仁苑就“藏”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锻压厂社区内,不高的两栋小楼间,贴满了各类励志标语。这是一家民办非企业社会福利机构,帮扶对象除了“事实孤儿”,还有一些特困学生。孩子们白天去距德仁苑1公里的分宜一小上学,中午和晚上在这里免费吃饭休息。上海德仁基金会是德仁苑维持日常运转的主要出资方。

  父母双亡,父病逝母改嫁,父在押母改嫁,父母双残……经过分宜县各小学初步摸排,学生的父母情况都浓缩在一张A4纸上,根据报送内容,黄梅生和德仁苑的工作人员需一家家走访核实。十几年前,很多偏远的乡村还没通水泥路,最远的需要步行两个多小时。

  受限于经费和场地,符合条件的学生也无法全部招收。笔试、面试后,家庭最困难、问题最多的学生,才能成为“德仁苑”的孩子。

  2002年,还是分宜县教体局副局长兼分宜一小校长的黄梅生去一名学生家中家访,一番询问才知道,这名学生的爸爸出车祸去世,妈妈患癌去世,与他相依为命的奶奶是盲人,两人住的是漆黑潮湿的小屋,就连吃的萝卜白菜也是邻居接济的。

  黄梅生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留下200元,内心也萌生一个想法:要为这些“事实孤儿”造一个温暖的家。黄梅生用了两个多月时间走访分宜县各乡镇,撰写汇编了一份详实的农村孤儿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分宜几乎每年都有数十名儿童的父母因矿难、交通事故和疾病等原因离世,这些孩子有的寄居在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有的靠父母生前的亲朋好友或邻居接济,有的生活毫无着落。

  黄梅生拿着这份调查报。

 
标签: 科技栏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申请链接  |  更多>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18006902号